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反復證明: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動上自覺;政治上堅定,才能經得起考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對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告誡,充分認識提高政治能力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把旗幟鮮明講政治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自覺對標檢視、對標努力,使自己在政治上更加堅定、更加成熟。
	
	
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鑄就了以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為主要內涵的蘇區精神。群眾傳唱“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正是共產黨人精神品質和優良作風的生動寫照。圖為位于江西省瑞金市的中華蘇維埃紀念園一景。中新社記者 周建云/攝
	
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黨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政治生態好,黨內就會正氣充盈;政治生態不好,黨內就會邪氣橫生。習近平總書記將“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列為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之一,告誡全黨必須常懷憂患意識、底線思維,始終保持刀刃向內的堅定自覺,補鈣壯骨、排毒殺菌、祛病療傷、去腐生肌,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匯聚激濁揚清的強大正能量,使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定力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內政治生態建設的實踐創新,營造了黨內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經過這些年的革命性鍛造,黨內政治生態整體向好、持續向好。實現好轉很不容易,持續保持更為不易。從近年來查處的重大違紀違法案件來看,有些地方出現系統性、塌方式腐敗,帶壞了一方風氣,惡化了一方政治生態。要讓政治生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付出艱苦努力。
	
良好政治生態的營造要靠全黨上下不懈努力。黨員、干部要自覺做良好政治生態的有力促進者,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帶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防止搞“一言堂”、個人說了算。要持之以恒凈化政治生態,堅持激濁和揚清并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帶頭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堅決防止搞“小圈子”、“拜碼頭”、“搭天線”,決不能結交政治騙子或者被政治騙子利用,以清風正氣帶動身邊人、影響周圍人、感染更多人。要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真正把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決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使選人用人風氣更加清朗。
	
更多內容詳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務委員會文章《著力提高政治能力》

